三大因素促船東下單訂造新船
2013-09-22 08:36:54 來源:國際船舶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據報道,從2013年年初以來,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市場逐漸復蘇,越來越多的船東下單訂造新船,以期擴張船隊。與2012年相比,市場情況有了巨大轉變,船東利用船價觸底這一優勢增加訂單。這種發展趨勢令很多市場觀察者擔憂,他們擔心大量新船訂單可能再次破壞市場復蘇,使運力過剩問題進一步惡化。
不過,船舶經紀商Intermodal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分析師George Lazaridis表示,盡管新船訂單量相當可觀,但手持訂單卻持續下降,這不僅僅體現在船舶數量上,也體現在手持訂單量占現有船隊規模的比例上。同時,盡管今年新船交付量巨大,但期租市場表現良好,旺季也即將到來,許多市場參與者都持樂觀態度,認為市場低迷已經過去。
他指出,這種樂觀態度也需要一定克制。手持訂單量相比2010年的頂峰時期確實有所減少,但船東無節制地大量下單仍可能破壞市場復蘇。不過,目前確實有一系列理由支持船東訂造新船。其中最典型的論據就是新船能夠比現有舊船表現更好,雖然這一論據并不支撐船東訂船行為,因為新船訂單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滿足未來需求,而不是如何在現有的運力過剩的市場中打敗競爭對手。
過去5年來需求穩步增長則是另一個論據。全球經濟不斷發展,干散貨海運貿易量也隨之增加。這不僅僅使船東傾向于訂造大船,也使更多新船型不斷出現,這一點恰恰是船東訂造新船的關鍵原因。船東對Kamsarmaxes型、Ultramaxes型等新船型的散貨船產生興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這些設計能夠充分利用高速增長的經濟潛能帶來的優勢。毫無疑問,今年新訂單量最多的散貨船船型就是Ultramaxes型和Kamsarmaxes型。
最后,船舶價格也一如既往地起重要作用。目前新船造價觸底,而新船通常需要24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交付,船東在當前價格與24個月之后的價格之中看到了套利機會。Lazaridis總結,歸根結底,未來需求仍然起決定性的作用。從這方面看來,目前仍有充分理由支持船東維持現有的訂單量。因此,盡管最近新船造價有所提升,但假若船東有充足資金、并認真選擇新船設計和建造船廠,那么船東仍然可以繼續下單訂造新船。